描述: 2019年,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承上启下、攻坚突破的关键之年。...
竞赛场馆拔地而起 冰雪运动花开燕赵
——我省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12月16日,张家口市崇礼区迎来降雪。图为太子山脚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三场一村”项目施工现场,建设中的“雪如意”。 记者 耿 辉 通讯员 宫 玺摄
2019年,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承上启下、攻坚突破的关键之年。
这一年,北京冬奥会迎来倒计时1000天,张家口赛区场馆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攻坚阶段,以场馆管理和运行为重点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各类机制都向赛时要求转变。
一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精彩、非凡、卓越目标,坚持“四个办奥”理念,按照中央第24届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北京冬奥组委的工作安排,不断推动筹办工作升级加力,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76个冬奥项目已完工16个
隆冬时节,在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山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施工现场,远远地就看到,建设中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宛如一柄巨型如意,静静“倚靠”在山坡。
抚今追昔,29岁的王普难掩激动:“一年前,这里还在进行基础施工。现在你看,‘雪如意’拔地而起,多壮观啊!”
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张家口赛区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包括“雪如意”在内的“三场一村”(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越野滑雪中心、冬季两项中心和张家口冬奥村)施工单位中铁建工集团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部长王普,是单位最早进驻崇礼的6个人之一。为建设优质、生态、人文、廉洁的精品工程,王普等近3000名建设者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夜以继日,攻坚克难。
“‘雪如意’建设面临诸多难题,比如整体在坡度达37度的谷地施工,作业面极其狭小,物料垂直和水平运输难;顶部出发区钢结构跨度达到78米,前端悬挑37.25米,施工难度很大。”王普介绍说。
在山脚配置2000平方米的材料中转场,采用特种塔机作为钢构件及建筑材料的吊装设备;为实现前端大悬挑,创造性地在钢结构上弦设置环形封闭索……他们加强技术攻关,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雪如意”日渐拔节,模样初显。
场馆建设是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中之重,我省坚持奥运标准、百年大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冬奥筹办千头万绪,需要科学谋划、扎实推进。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冬奥会筹办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今后三年我省冬奥会筹办工作作出全面安排,形成了总的路线图、时间表。省第24届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分解细化总体目标和阶段性重点任务,制定了年度计划和任务清单。
一年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始终把冬奥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亲自到崇礼考察、现场办公;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重点工作亲自过问、重大问题亲自协调、重要活动亲自出席。5月9日和9月6日,王东峰先后两次深入崇礼冬奥项目建设一线调研检查,实地查看建设进展,看望慰问施工人员,强调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冬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为有序推进冬奥项目建设,按照“日巡查、周调度、月会商”要求,我省紧盯时间节点,狠抓工程项目督导。7月,由省冬奥办牵头,省直和张家口市相关部门开始在崇礼一线集中办公,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困难问题,推动各项筹办任务落地生效,凝聚起做好筹办工作的强大合力。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截至11月底,我省76个冬奥项目已完工16个,在建的60个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到12月底,古杨树场馆群3个竞赛场馆和张家口冬奥村将全部按计划完成主体工程,云顶滑雪公园赛道等永久设施将完工,同时还有22个配套设施项目也将完成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