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科学报国,他们值得14亿人打call 科技,是点亮文明的火炬。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科技发展的潮流中,科学家是探路人、领军者。盘点2019,科学家是我们心中最闪亮的...
科学报国,他们值得14亿人打call
科技,是点亮文明的火炬。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科技发展的潮流中,科学家是探路人、领军者。盘点2019,科学家是我们心中最闪亮的星星。
群星璀璨又一年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2019年,刘永坦、钱七虎两位国之重器的“大工匠”,在我国一年一度的科技奖励大会上坐上了主席台。作为2018年度我国科技界最高奖励的获得者,他们同党和国家领导人一道为其他获奖者颁奖。这是一个国家对优秀科研人员的最高礼赞,也是两位耄耋之年的科学家的人生荣耀。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刘永坦,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海域监控面积的全覆盖提供了“火眼金睛”。能够“看”得更远,还能有效排除杂波干扰,发现超低空目标,对于对海远程预警来说至关重要。刘永坦坚信,科技可以兴国。为此,他甘坐40年“冷板凳”,用毕生精力带出了一支“雷达铁军”。
刚领完奖,这位“80后”老院士就许下了新愿望——继续带领团队向小型化雷达进军,让技术造价更低,让功能性能更优,更好保卫祖国海疆。
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教授,用毕生精力成就了一项事业——解决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和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建立起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创立防护工程学科,引领防护工程科技创新,为我国铸就了固若金汤的“地下钢铁长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后,这位高风亮节的科学家主动提出把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在昆山成立助学基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的盛大活动中,我国首次颁发了“共和国勋章”和国家最高荣誉。于敏、孙家栋、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等5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叶培建、吴文俊、南仁东、顾方舟、程开甲等5位科学高峰的勤奋攀登者,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他们是新中国科学家英模群体的典型代表,是人民的光荣、国家的财富。他们,值得近14亿人民最高级别的“点赞”。
中国科学家的贡献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点赞”。
2019年,在英国BBC相关栏目发起的“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活动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共同进入候选人名单。屠呦呦是科学家领域唯一在世的候选人,也是所有28位候选人中唯一的亚洲人。
这位年近九旬的老科学家,至今依然奋斗在科研一线。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她带领科学团队经过多年攻坚,终于在2019年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高度认可。
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评选的2019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中国科学家邓宏魁入选。
邓宏魁教授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等团队合作,利用基因编辑手段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失活CCR5基因,并将编辑后的干细胞移植到HIV(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产生效果,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2019年,在庆祝中非共和国成立61周年典礼上,中国科学家、“菌草之父”林占熺,从中非总统图瓦德拉手中接过国家感谢勋章。可用来代替树木栽培食用菌、药用菌的“菌草”,是中国为全球反贫困贡献的一支“奇兵”。
30多年来,林占熺发明并推广菌草,不仅在国内成就斐然,帮助成千上万的农民增加了收入,还将菌草技术推广至106个国家,菌草成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民生工程、扶贫工程、生态工程。菌草因此被称为神奇的“中国草”。
在2019年璀璨的群星中,不仅有科学大家,也有普通的科技工作者。
杨海燕、陈孝平、陈云霁、梁建英、姬秋梅、祁兴磊、邢继、徐恭义、陶文铨、黄才发等10位科技工作者,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有的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有的扎根脱贫攻坚和科学普及一线,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有的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甘做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有的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他们,是人们心目中的“最美科技工作者”。
江山代有才人出
善于发现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正成为社会共识